发布时间:2021-02-23 20:29:35 阅读量:98133 作者:达绍
昨日,记者致电百安居武汉汉口店,工作人员证实该店确将于下月9日停止营业,会籍和售后等服务将转至武昌店一证通查房产。“现在实际上已经不营业了。”工作人员称。
对于家居卖场今年的形势,业内人士不太看好。“广东是家居产品生产和销售大省,卖场数量众多,竞争太激烈。此外,这几年家居建材业行情不好,撤场关店传言常常传出。”
昨日,记者从百安居武汉汉口店证实该店将于下月停止营业。百安居中国的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财报显示,最近4年间,百安居中国门店数减少了四成。自2007~2008财年以来,百安居中国已连续5个财年亏损,而即将结束的2012~2013财年或将成为第6个亏损财年。在广州,百安居在2009年悄然关店后,拓展步伐陷入停滞。业内人士称,由于行情不佳、竞争激烈,今年广州也将有家居卖场撤场关闭。
百安居广州拓展步伐停滞一证通查房产
记者查询发现,在百安居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Kingfisher Group)近年的扩张中,中国地区的门店总数却在显著收缩。财报显示,百安居中国的门店总数曾在2008~2009年间达到63家,占翠丰集团全球各业态门店总数约8%。
不过,最近的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10月27日,百安居中国地区门店总数仅为39个,相比高峰时期减少了近四成。而此时翠丰集团的全球门店总数已经超过1000个。
在广州,百安居的拓展步伐也陷入停滞。2003年,百安居在广州接连开出两家卖场,2006年再接手芳村原东方家园卖场,不过该店却在2009年悄悄撤场。
连年亏损 卖场转租增收
门店数减少的背后,是中国地区业绩陷入连年亏损。财报显示,自2007~2008财年以来,百安居中国已经连续5个财年亏损,而即将结束的2012~2013财年或将成为第6个亏损财年。最新的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暗示,2012~2013财年中国百安居的亏损或将再扩大。2012年第三季度,百安居中国零售业务录得亏损300万英镑,第一季度亏损额为500万英镑。
值得注意的是,百安居中国关店止损的同时,还在缩减卖场面积并将剩余面积转租以增加收入。2011~2012年财报称,该财年亏损300万英镑,较前一年的800万英镑明显减少,原因是由于持续进行成本管理和转租收入。此前的2010~2011财年,百安居中国的亏损额比前一年下降了80%至800万英镑,公司指出,当年有16家缩减了面积,而“由此产生的空间已经成功地转租。”
不过,转租并非长久之计。最近的2012年三季报显示,空置空间转租收入同比降低了100万英镑。
业内分析
“百安居集中了沃尔玛和麦当劳的双重模式。”一位家居卖场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百安居采用了超市的模式,不过有的产品是自营的,有的是代理销售。此外,由于自营采购的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所以需要在人流密集的繁华地区建店来实现规模经营、降低价格。
“但是中心城区楼盘多为精装修,建材超市并不‘吃香’。”另一位家具业内人士指出,同样选址中心城区,侧重于家具类产品的宜家家居则靠情景式卖场吸引了不少人气。
对于家居卖场今年的形势,业内人士也不太看好。“广东是家居产品生产和销售大省,卖场数量众多,竞争太激烈。此外,这几年家居建材业行情不好,撤场关店传言常常传出。”据该知情人士称,今年番禺也将有家具(家居)卖场或撤场关闭。(记者 程诗)
不过,记者昨日的一番探寻却显示,“限贷”松动的脚步目前还没有临近。记者致电四大行南京分行求证时,得到的答复均为:暂未接到关于放松限贷的任何通知。
修改内容: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保障房档案和保障家庭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人大解读:王德林表示,城建环保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提出,应明确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并规定相关部门和机构负有提供信息的配合义务,草案修改稿中为此特别加上一款。
陈建说,看到他半信半疑,售楼人员还强调:“面积问题您就放心吧,跟您看的广告和样板间一样,我们不会骗您的,到最后交房时您就知道了。如果骗您,肯定要偷偷摸摸的,还敢大张旗鼓在网上打广告吗?”
近期,关于银行放松限贷的传闻一再传出,纷纷扰扰消息不断发酵,各大银行也忙着澄清一证通查房产。目前,广东省内各家银行均表示未收到放宽政策,不少银行人士表示“未听说”。然而,消息的盛传也从侧面反映出改善型需求购房者的呼声。银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若银行房贷政策真要放松,最有可能的是将当前的“认房又认贷”改为“只认房”,而“改变首套房定义”、“认贷不认房”等均不太可能。
2013年期末,HCP旗下共有444个养老地产项目,运营成本为9560.3万美元,公司获得的租赁收入为6.03亿美元,入住和服务费用为1.46亿美元,扣除折旧摊销等,2013年公司来自养老地产的净营收约为5.94亿美元,同比增长24%。
近期,关于银行放松限贷的传闻一再传出,纷纷扰扰消息不断发酵,各大银行也忙着澄清。目前,广东省内各家银行均表示未收到放宽政策,不少银行人士表示“未听说”。然而,消息的盛传也从侧面反映出改善型需求购房者的呼声。银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若银行房贷政策真要放松,最有可能的是将当前的“认房又认贷”改为“只认房”,而“改变首套房定义”、“认贷不认房”等均不太可能。
张化东表示,房产商进入金融领域,以类似理财产品的方式经营,业内还不多见,不排除万科在金融领域将展开更多尝试。万科这次试水,可能希望了解到新模式对公众有多大的吸引力。2013年,万科斥资30亿元,大举入股徽商银行,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万科董秘谭华杰当时表示,参股商业银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司客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
假如消息属实,确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大改变。依笔者看,在取消限购、补贴购房迭出的情况下,房地产低迷状况愈加严重,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信贷政策始终没有松懈。其实地方政府一直想在房贷政策上动点脑筋,但是,房贷政策的主管部门央行和银监会不发声,其只能是干着急。
一方面,从此前针对住房公积金的审计情况,以及各地频繁发生的相关腐败案件看,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并没有仅仅被严格用于“廉租房”等三项用途,而是存在大量触目惊心的违规挪用、滥用情况。如据2007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全国45个城市的住房公积金共“查出违规资金高达200亿元以上”;而2008年审计报告也显示,“共发现挪用住房公积金及其增值收益20亿元”。另一方面,审计调查还显示,即便是在三项用途范围内,同样也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如所谓“住房公积金管理费用”,就普遍存在“管理费提取过高”的问题。以此前广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为例,该中心2007和2008年两年提取的管理费均“超过2000万”,而人员编制不过72人,人均管理费超过27万元。
上一篇: 喜达屋24.45亿元售卖悉尼物业 中国阳光保险接手
下一篇: 女子花50万“潜伏”拆迁房 被套牢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