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4 07:23:03 阅读量:84081 作者:裕明
根据新的救援方案,美联储将向AIG提供600亿美元贷款,而9月份公布的最初贷款计划为850亿美元;同时,财政部将以400亿美元换购AIG优先股,并投入525亿美元购买AIG持有或担保的抵押贷款证券上海大乘房产经纪。新方案还包括冻结AIG70名高管的红利以及对离职补偿加以限制等内容。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巨头房利美和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日前发布的季报均出现巨亏。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投资者日益对整体经济或已陷入衰退以及由此引发的公司盈利下滑感到担心。
两巨头损失惨重
房利美10日发布了其被政府接管以来的首份季报。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净亏损290亿美元,创年内美国各公司亏损额之最。数据显示,房利美第三季度的信贷损失达到92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截至9月底,其资产净值已经从去年年底的441亿美元骤降至94亿美元。
房利美预计,其资产净值或将在下个季度末由正转负,从而不得不寻求政府资助。该公司称,截至11月7日,尚未动用任何政府援助。
AIG在10日也发布了财报。今年第三季度,该集团亏损24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30.9亿美元。其中,信贷违约互换(CDS)业务当季的资产减记规模超过70亿美元。
房利美或难逃破产命运
由于次贷危机导致AIG陷于破产边缘,美联储9月份宣布向该集团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同时美国政府获得AIG近80%的股份,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
美国国际集团(AIG)公布巨额季度亏损后,美国政府及美联储10日将对AIG的救援金额提高至1500亿美元以上上海大乘房产经纪。
美国财政部9月初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并承诺如有需要,财政部将向这两家机构分别注入高达1000亿美元的资金。但房利美发布三季度财报时表示,如果公司进一步出现重大亏损,或者没有能力出售那些无担保债务,那么财政部承诺的1000亿美元注资有可能不足以使公司避免破产命运。
高盛公司美国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s10日表示,全球由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将高达1.4万亿美元,目前已造成的损失为8000亿美元。这意味着银行业与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未来将面临更大伤痛。Hatzis指出,需要采取进一步财政刺激措施来防止更深的经济下滑,这要求有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出台。(记者 黄继汇)
记者发现,眼下不少在城区工作的年轻人,为了节省租金,都和小杨一样选择了与人合租,尽管如此,房租依然是他们每月最主要的开支之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3月10日表示,全国已有35个城市出台了“限购令”,且目前还没有考虑“限购令”结束的问题上海大乘房产经纪。姜伟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楼市调控是长期性的,时刻准备出台下一步楼市调控政策。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成都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将达到400万平方米,其中,郊区(市)县建设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将占到近三分之一,达到147万平方米。开年以来,该市举措不断:2月24日,成都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协议,建立起保障性住房建设银政战略合作关系,以公共租赁房、廉租房为合作重点,进一步完善成都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努力,充实成都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需求。2月25日,成都市城乡房管局公布消息称,今年市中心城区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084套,其中廉租房2000套、经济适用房3087套、限价房5997套,总建筑面积约91.4万平方米,预计2012年下半年竣工并交付使用。3月4日,市中心城区3087套经济适用住房的购房资格开始申请,将于8月正式销售;4月1日起,5997套将开始接受购房资格申请;年内还计划再开工建设9000余套限价房。此外,将通过新建、改建、收购以及在市场上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房源,推出3.4万套公共租赁住房,解决15万城乡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
不仅如此,正常的房贷也一样难办。如去年年底销售的一个商业楼盘,贷款至今也还没有办下来,一位同时也是房地产业内人士的业主称,该楼盘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15%,对银行来说,算是最有搞头的“肥肉”了。但银行却无暇来吃,说明其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总之,不管是扯皮还是不扯皮,从去年10月楼市新政之后,重庆开发商卖出去的房子“是大面积的没办下贷款”。至于这究竟能占到多大比例,重庆晨报记者追问了多家开发商,其均表示不便透露。
投资型买家原先投资的地产产品主要是住宅为主。但在限购令出台后,住宅类产品投资门槛越来越高,投资住宅将很难带来更好的收益,加上目前政策对住宅市场采取限购限贷措施,部分无法再购买住宅的投资者不妨考虑转战商业地产。在“新国八条”出台后,二套房首付比例提升至六成,已超过商业地产的水平。目前几大国有银行的商业用房购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仅为50%,并且不受贷款套数的限制。彭玉才说,正是由于商业地产没有限购、限贷的制约,在房贷政策全面收紧的情况下,目前已有不少投资者转战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住宅的商业地产项目。商业地产在未来将成为更多投资型买家热衷的一种投资渠道。(记者 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