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5 08:18:10 阅读量:7379 作者:裔璇
这是一套59平米的两居,房子格局方方正正,阳光洒满多个角落房产证需要换新吗。
“走访”档案
项目名称:南苑棚户区拆迁 涉及人数:7100户居民
安置房:南苑棚户区安置房一期房源分为南庭新苑项目和D1项目
项目进展:南庭新苑项目一期13栋楼已经完工入住,预计二期18栋楼2012年6月底前竣工,三期2栋楼2013年底前竣工。D1项目也已实现开工,预计2012年底竣工。
大风刮过,尘土飞起。
李士珍眯起眼睛,在风沙中一路小跑,来到电梯跟前。“等小区完全修好,树和草都种上就好了。”
这里是位于丰台区槐房西路的南苑棚户区安置房,沿地铁四号线新宫站南行约300米。4月13日,周围空荡荡的平地上,春花绽放。
这里,是李士珍的新家。
一家三口挤住15平米房产证需要换新吗
此前,李士珍住在南苑西一巷1号,北京著名的三大棚户区之一。
在南苑棚户区启动改造之前,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天安门正南12公里处,还会有这样的地方:破旧的平房,家里没有暖气和厕所,遇到雨雪天,还没出院子,鞋子上便已沾满了泥。遇到早晨的“高峰期”,公共厕所前经常是一条长龙。
“这里的房屋大部分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房屋破旧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丰台区区长冀岩说。
从小马路走进逼仄的巷子,两旁是小平房,小饭店门口坐着悠闲的大妈,跷着二郎腿发呆。再往前行10多分钟,拆迁的痕迹渐显。青砖随意散落,拆了一半的断墙上,间或有小鸟停留。窗玻璃在风中咣咣作响。
这中间的一处,便曾是李士珍15平米的家。在这里,李士珍一家三口住了28年。
“一间屋子半间炕”,李士珍的家里,每件家具的尺寸都偏小,且要精打细算,确保最合理地摆放。“家里来几个客人,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房子终年不见阳光。哪怕是晴天,下午4点左右就需要开灯。房顶是一层石棉瓦,冬冷夏热。
“你说苦吗?其实也没觉得,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也挺好。但终归不方便不是。”李士珍乐呵呵地说。
安置房距地铁站5分钟
城南行动提出后,2009年11月4日,一张张拆迁告示出现在南苑棚户区的小巷里。
这一天刚下完雪,两位入户调查的工作人员走进王敬茹老人的家,测量房屋面积,了解居民需求。
王敬茹的家,21平米,隔成了起居室和卧室。起居室里,只有一张床,上面放满各种杂物。旁边,冰箱、洗脸池、火炉和煤球都堆在那儿。“真希望有个两居室,这样亲戚就能住过来照顾我了。”
南苑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居民有7100户,约2万人。安置房一期房源分为南庭新苑项目和D1项目。其中,南庭新苑项目位于南四环和南五环之间,紧邻地铁大兴线,从小区步行到新宫站仅需5分钟。
在拆迁合同上,李士珍第一批签了字,“签合同早,可以早选房。”
12月28日,第一批61位居民开始选房。
去年入住59平米新家
新楼房离老平房区只有十来分钟的路程。2011年1月中旬,离春节还有几天,李士珍拿到了新家的钥匙。
李士珍高兴得几乎落泪,房子装修好后,她贴上了各种喜庆的窗花,“以前住平房时,过年都想不起贴。那么小的地方,贴哪儿?”
一向节俭的李士珍,又拉着老公去拍了一套婚纱照。照片中,身穿白色婚纱的她,眼睛里满是笑意。
冀岩表示,南苑棚户区70万平米的安置房已全部开工建设,去年竣工15万平米,安置3100户居民。“今年年底要基本上完成70万平米的安置房建设任务。”冀岩说,经过改造,棚户区的居民住房面积从人均不超过10平米扩大到20平米。
搬家后,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方便吗?这是李士珍和很多老街坊担心的问题。
就近搬迁,让大家没有了这方面的顾虑。且新小区内,规划幼儿园的空地已经平整好,很快就会开工建设。离小区不远的南苑医院也已经扩建,并于去年年底启用。
“我们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吃饭遛弯,享受每一天房产证需要换新吗。”李士珍用了四个字形容自己当下的生活:安居乐业。说这些话时,她脸上的笑容,一如婚纱照上的温和平静。
对话
城南计划新三年仍重民生
对话人物:丰台区发改委副主任李华罡
居民:教育一直是南城地区的短板,通过城南计划,丰台的教育有什么提升?
李华罡:截至目前,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工程、北京十八中改扩建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引入了北京四中、皇城根小学等名校在丰台建分校。今年全区将通过新建和学校附属园方式新增6所幼儿园,届时增加学位500个。同时,丰台二中改扩建工程、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等都将正式开工。
居民:市里已经确定,将实施新一轮的城南计划,新城南计划中,丰台区将有哪些改变?
李华罡:毫无疑问,加强民生依然会是丰台新一期城南计划的重点之一。比如,目前丰台的永定河以西地区和海淀的山后地区,群众还用不上市政水。在城南计划的二期里,丰台计划在河西地区建设自来水厂、再生水厂,并把河西地区纳入到城区大市政管网运行管理范围,让河西地区人民生活更加舒适。
青山一个写字楼项目打出诱人的“众筹”分红,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昨天,记者核实了解到,打出该旗号的钰龙时代中心,宣称是全国首个写字楼“众筹”项目,项目营销负责人对投资收益充满信心。
记者昨日分别通过电话和短信咨询宋卫平秘书和绿城中国方面,但均未得到答复。这一事件中另一关键角色九龙仓方面昨日向记者强调了两家公司公告部分内容,对于是否介入后续工作,“没有评论”。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城市年度调控目标恐难实现,这意味着,中央应根据年初预定的调控目标进行问责。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调控问责屡屡爽约。
年末冲刺,开发商也很任性。冲刺跑量的走起了低价抢客路线;不急着走量的开始高冷,逐步收紧优惠,价格开始攀升。上周末南京低价抢客和高价推房的现象同时出现,这让购房者也大呼:有钱就是任性。
“急死了,银行怎么还没有放款?”这几天,杭州的姚先生很是焦虑。原来,今年9月上旬,姚先生将一套住房,以180万元的价格卖出,扣除各种税费,共可拿到176万元。作为第二次购房的买家,支付70万元的首付后,各项手续也在中介的协助下,在国庆长假前办理完毕。国庆长假一过,中介费一结清,姚先生就只等银行把106万元的按揭贷款打到对方账上,再转过来。
专家给出意见:“噪音肯定是有的,但现在这个不是关键性的问题。总的来说,短期想买房的,你可以先观察一下,不急。”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立于城市中央的小楼,仿佛是现代的“绝缘体”。斑驳的红砖墙、破损的楼梯、管线如蛛网密布……这些看得见的背后,内里也不容乐观。“一层楼就一个厕所,早上都要排队”,住在庆宪街24号的王女士,房屋仅有10来平方米宽,“客厅、卧室一间全包,煮饭在楼道,洗澡烧水去公厕,冬天一冷,我家娃娃前天洗澡,就冻感冒了”。
上一篇: 租客上“58同城”租房遇假房东被骗走定金